
土壤次生矿物与地理环境
土壤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化学分解转化而成的一系列新矿物。次生矿物在化学组成、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对土壤的影响等方面不同于原生矿物。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数量与种类,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主要包括次生黏土矿物、次生氧化物、硅土类及简单的盐类。
土壤次生黏土矿物
土壤次生黏土矿物是种类繁多的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的统称,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颗粒细小,具有胶体特性,是土壤中最具活性的矿物质,对土壤理化性质々业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次生黏土矿物的结晶构造土壤中的次生黏土矿物,即次生铝硅酸盐类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能给土壤性质及肥力带来重大影响。次生黏土矿物的独特性质与其矿物晶体的构造密切相关。
次生铝硅酸盐类均具有层状的结晶构造,其基本结构单元(层组)由若干硅氧片与水铝片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构成。黏土矿物颗粒一般都小于5,这样小的颗粒大约有一千多个层组构成。每个层组由硅氧片和水铝片按一定数目叠合而成。其硅氧片由硅氧四面体连接而成,水铝片则由铝氧八面体连接而成,组成元素除0,Si,AUH外,还有Fe,Mg,Na,K等元素。
硅氧四面体由四个氧原子包围一个硅原子组成。
铝氧片由铝氧八面体连接而成,铝氧八面体由六个氧原子和一个铝原子组合而成。铝氧八面体通过共用氧原子连接成铝?
形成了铝氧片后,层面仍有剩余电荷。如果剩余的电荷被H+所饱和,则形成水铝矿,故又称这个层片为水铝片。
硅氧片与铝氧片通过一定的方式相结合,则会形成复杂的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硅氧片与铝氧片组合的数量和方式不同,则形成不同晶格类型的黏土矿物。
当一片硅氧片与一片水铝片结合成一个层组,即一个结晶单元时,无数这样的层组叠合,则形成I:1型结晶构造的黏土矿物,代表性矿物为高岭石。
当两片硅氧片夹一片水铝片形成一个层组,成为一个结晶单元时,无数这样的层组叠合,则形成2:1型结晶构造的黏土矿物,代表性矿物为蒙脱石、伊利石。
黏土矿物的结晶构造除上述两种典型构造外,桂花树种植依据结晶单元的组合特征及其阳离子种类不同,尚有更复杂的2:2型、2:I:L型及混合层状结晶构造。
本文转载自宝林桂花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桂花树www.baolinc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