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发生学分类的理论依据
土壤发生学分类的理论基础是道库恰耶夫建立的土壤形成因素学说。道库恰耶夫认为,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成土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制约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土壤随成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成土因素,
桂花树种植特别是气候和植被,具有地理分布规律性,因而土壤的分布也表现出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基于这一思想,土壤划分是以土壤形成和演化的地理环境作为主要依据之一,这就形成了地理发生学分类。伊万诺娃(E.H.HBaH0Ba)继承和发展了地理发生学分类。随后许多学者虽然基本接受了道库恰耶夫的上述见解,但感到其中有不完善的地方,他们做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补充,侧重点不同,又派生出许多不同的发生学分类体系。
威廉斯认为,目前的土壤类型是土壤统一形成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并以这种思想指导分类,这就形成了进化发生学分类;格林卡、扎哈罗夫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形成因素为依据的,而成为因子发生学分类;柯索维奇、盖德罗伊茨(reAP0fii0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内在特性为依据的,成为特质发生学分类;波雷诺夫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由碱到酸的阶段发育为依据的,成为阶段发生学分类;柯夫达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依据的,成为历史发生学分类。
现代土壤发生学分类强调坚持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结合的分类原则。下面以苏联土壤分类为例来阐述土壤发生学分类制的观点和分类方法。‘
苏联土壤分类
苏联土壤分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地理发生学派,又称生态发生学派。伊万诺娃在1976年出’版了《苏联土壤分类》一书,该书中所拟的分类系统代表了苏联地理发生学派的思想,并已逐步成为全苏统一的土壤分类系统,以下对这一分类系统做初步介绍。
分类的基本原则
伊万诺娃的土壤分类系统以土壤发生学为理论基础,以土壤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包括土壤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土壤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矿物以及生物特征等)相结合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
分类体系
伊万诺娃的土壤分类系统由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等8级构成,各分类单元的划分依据如下:
土类
土类是土壤分类的高级单元,是大的土壤组合。同一土类具有相同类型的生物、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具有明显一致的土壤形成过程。
亚类
亚类是土类范围内的土壤组合,反映土类间的过渡级别。不同亚类在土壤形成的主要和附加过程上有质的区别,在每个亚类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的措施更为一致。
土属
土属是亚类范围内的土壤组合,其形成特点取决于地方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基岩和成土母质的化学特征、地下水的化学特性等,同时也包括土壤形成的继承性。
土种
土种是土属范围内的土壤组合。按主要成土过程发展的程度划分。
亚种
亚种是土种范围内的土壤组合。根据土种发育的程度定量划分,如弱碱化、中碱化、强碱化及弱盐化、中盐化、强盐化等。
变种
按土壤机械组成划分。
土系
根据母质特性、盐分积累特性或泥炭积累特性等划分。
土相
根据水蚀、风蚀和残积、冲积等划分。
本文转载自宝林桂花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桂花树www.baolincx.com